国琴网首页 > 资讯

资讯

节气 | 冬至


冬至,十一月中。夜长昼短,古人这一天要祭祖,然后彼此贺冬。“其夜,家奉神佛前并主人卧室燃灯达旦,主家宅光明,攒火围炉,合家共坐,以助阳气”,与除夕守夜差不多了。北方人爱说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,其实,《燕京岁时记》的说法也是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,因为馄饨颇似天地浑沌之象,正应合冬至一阳初生。
 
 
一候,蚯蚓结
蚯蚓感阴气蜷曲,感阳气舒展,六阴寒极时,纠如绳结。
 
二候,麋角解
鹿属阳,山兽,感阴气而在夏至解角。麋属阴,泽兽,感阳气而在冬至解角。
 
三候,水泉动
水乃天一之阳所生,现在一阳初生,所以,水泉已经暗暗流动。
 
 
年年至日长为客,忽忽穷愁泥杀人。江上形容吾独老,天边风俗自相亲。杖藜雪后临丹壑,鸣玉朝来散紫宸。心折此时无一寸,路迷何处见三秦。
——杜甫《冬至》
 
 
冬至是一个安静之节。这是为顺应阳气刚萌动的天时地理,由此,这一日要关闭城门,关闭市场,停息战事,禁止喧闹,所以,冬至夜视一年中最安静的长夜。
 
 
按照南方的习俗,冬至与清明节一样重要,都要祭奠亡灵。一年中,除夕、清明、七月十五与冬至,一共四次,怀念故人。
 
 
在南方,冬至是重要的祭祀日,北方民间只吃“馄饨”,所谓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。吃馄饨之俗与道教纪念元始天尊诞辰有关。道教的说法,元始天尊即盘古,二仪未分,天地日月未成时,状如鸡子,混沌玄黄,是盘古游于其中而开天辟地。
 
南宋周密的《乾淳岁时记》中,明确记载冬至节吃“百味馄饨”。冬至日短,天色昏蒙,又是阴阳两气交替变换时,意象上也适合馄饨。“冬馄饨,年餺飥”,一碗馄饨有十余种式样,所以称“百味馄饨”。餺飥即面片。
 
 
陆游十一月初八灯下对梅花独酌诗:“奔走人间无巳时,夜窗喜对出尘姿。移灯看影怜渠瘦,掩户留香笑我痴。冷艳照杯欺麯蘖,孤标逼砚结冰澌。本来难入繁华社,莫向春风怨不知。”这个“渠”是“它”,麯蘖本是酒母,泛指酒,澌是解冻时的水。
 
 
纳兰性德的《采桑子》词:“严宵拥絮频惊起,扑面霜空。斜汉朦胧,冷逼毡帷火不红。香篝翠被浑闲事,回首西风。何处疏钟。一穟灯花似梦中。”“穟”本是成熟下垂的禾苗,《诗经》中有“壑役穟穟”。这首词其实是赵长卿的“重重帘幕掩堂中。香渐远、长烟袅穟,光不定、寒影摇红”的翻写,更有味道。
 
 
冬至始入九,老北京《九九歌》: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,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,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”
 
《新九九歌》:“一九至二九,相唤不出手;三九二十七,篱头吹悲篥;四九三十六,夜眠如露宿;五九四十五,家家堆盐虎;六九五十四,口中吸暖气;七九六十三,行人把衣单;八九七十二,猫狗寻阴地;九九八十一,穷汉受罪毕,才要伸脚睡,蚊虫蝎蚤出。”
 
 
《周易》以阳爻为九,九九实际上是阳气壮大的一个过程。到五九,飞龙在天,阳盛阴衰,天就暖了。古人在冬至来临前,绘制《九九消寒图》:自冬至日起画梅花一枝在窗上,佳人早起梳妆时,每日以胭脂随手画一圆,待九九八十一圆画满,梅花变杏花,推窗春色满园矣。
 
苏东坡的《松风亭下,梅花盛开》诗
文/朱伟   插画/王文哲
 
 
农历十一月二十六,苏东坡绍圣元年(1094)此日在惠州有这首梅花诗:
 
“春风岭上淮南村,昔年梅花曾断魂。
岂知流落复相见,蛮风蜑雨愁黄昏(蜑dan,本是南方水边民族,“以舟为室,视水如陆,浮生江海者,蜑也。”东坡用蜑雨:海风吹来之腥雨)。
 
长条半落荔枝浦,卧树独秀桄榔园(桄guang榔:俗名“糖树”,梅尧臣诗:“行识桄榔树,初窥翡翠巢”)。
 
岂惟幽光留夜色,直恐冷艳排冬温。
 
松风亭下荆棘里,两枝玉蕊明朝暾(暾tun:日初出貌:“暾初出兮东方,照我槛兮扶桑”,朝暾是初升朝阳)。
 
海南仙云娇坠砌(砌:台阶:“红药当阶翻,苍苔依阶上”,红药是芍药花。“云娇坠”是借用杜牧的想象,《华清宫三十韵》中用:“泉暖涵窗镜,云娇惹粉囊。”《茶山下》用“娇云光占岫,健水鸣分溪”),月下缟衣来扣门(缟gao衣綦qi巾:女子的白绢衣与浅绿围裙。《诗经》:“缟衣綦巾,聊乐我员”,这个“员”是助词)。
 
酒醒梦觉起绕树,妙意有在终无言。
先生独饮勿叹息,幸有落月窥清樽。”
 
诗要这样细读,就处处美不胜收了。

(资讯来源:三联节气 )

  • 手机查看

    扫一扫 手机查看

  • 收藏

评论 0条评论

0/300

    TA创建的文章